长篇历史小说《隋文帝》第四回

2023-05-10 14:56:27

第四回 宇文毓临终传英主 老杨忠建功荫儿孙


     话说宇文毓被晋国公宇文护立为周主时 , 已经二十三岁 , 但朝政大权仍掌握在宇文护手中。宇文毓自幼好学 , 博览群书 , 文章辞藻华丽。初登大位 , 便召集公卿以下有文学特长的官员八十余人到麟趾殿 , 校刊经史。宇文毓的聪敏和识量 , 让宇文护感到畏惧 , 于是宇文护便假意上表归政 , 以试探宇文毓对他的态度。他原以为宇文毓会请他这位年长的兄长继续执掌朝政 , 谁料此表一上 , 竟得到准奏。宇文毓亲揽万机 , 唯军旅之事仍由宇文护掌控。这一下宇文护可傻眼了。弄假成真 , 欲巧反拙 , 于是他闷坐家中默思 , 以宇文毓的明敏 , 岂容他再专权恣欲 , 与其以后为宇文毓所害 , 不如先下手再谋废立。但宇文毓已经二十多岁 , 正值盛年 , 万事亲决 , 众臣敬服 , 不似宇文觉年少柔弱 , 容易对付 , 而且他又探知宇文毓对他逼死岳丈独孤信怀恨在心 , 皇后独孤氏临终之时 , 还有遗言让宇文毓设法处治他 , 以报父母之仇。这一消息更让宇文护如坐针毡 , 便又起了杀心。思来想去 , 猛然想到一个人来。此人便是宇文护安插在宇文毓身边的一个暗探 , 膳部大臣李富。于是宇文护将李富召入府中闲聊。宇文护说 :“自我归政以来 , 皇上亲揽朝政 ,我原以为这下总可息肩了 , 谁料闲在家中 , 反倒生起病来 , 胸部常有隐痛 , 医药无效。”那李富本是个奸佞小人 , 因宇文护的提携才得任膳部大臣。听宇文护如此一说 , 心中早已明白 , 于是说 :“太师心病下官尽知。若太师稳掌朝政才能永保我的荣华富贵 , 太师一旦失势 , 我等也就成了案上的鱼肉。”

     宇文护听后 , 微微一笑说道 :“你我要永保富贵 , 眼下将如何办呢?”

     李富说 :“太师亲受太祖所托 , 总揽朝政 , 又是太祖亲侄 , 北周之事 ,皆是宇文家的家事 , 不如太师自为天王 , 何愁不能永保富贵呢?若坐等刀架颈上 , 那时悔之晚矣!”

     宇文护听后说 :“我若自为 , 群臣不服 , 反而招祸。我今日请你过来 ,就是与你相商 , 不如暗中害了当今 , 再立幼主 ,这朝堂之事仍可在我掌握之中。但此事只有你才能办到。”

     李富一听 , 心中已经有数 , 于是向宇文护说 :“当今饮食喜好 , 皆在我掌握之中, 他平日最喜爱吃的主食是糖饼。”

     宇文护听罢 , 奸笑一声说 :“此事就交给你办了 , 不可走漏一丝风声。事成之后 , 你可连升三级 , 外放刺史。”

     李富听罢 , 当即向宇文护跪下谢恩 , 说道 :“请太师放心 , 我李富办事决不负太师所望。”

     接着二人又密谋好久 , 李富方告辞而去。

     几天之后 , 宇文毓在用膳时 , 食了几枚糖饼 , 顿时腹痛难忍 , 已知不幸中毒 ,于是强忍疼痛 , 命内侍速召群臣到内殿。当群臣毕至 , 宇文毓已疼得满身是汗 , 面红气喘 , 但他毕竟年轻 , 还能强自忍受 , 挣扎在龙椅之上 , 面谕群臣 ,口授遗诏五百余言 , 最后向群臣说“朕子年幼, 未能当国, 吾弟鲁国公宇文邕 ,大有太祖遗风 , 太祖在世时 , 时常称道他处世宽仁大度 , 天下共知 , 将来承太祖之志 , 弘我周天下者, 必此人!众卿同心夹辅 , 勿负朕言!”说罢 , 已经是痛不能忍 , 一口恶血喷出 , 当即殂亡。鲁国公宇文邕已入朝为大司空 , 此时同群臣也在明帝跟前 , 不需远迎。当下群臣遵遗诏拥立宇文邕为皇帝 , 这就是周武帝 , 即位时年龄也只有十七岁。

     宇文护本意是害死明帝后 , 立明帝不到十岁的幼子为帝。自己便可继续执掌朝政。没料到周明帝明敏有识 , 临终遗言却传弟不传子。宇文护虽未达到立幼主的目的 , 但觉得宇文邕也不过是一个十六七岁的乳臭小儿 , 朝廷大权仍可操控在自己手中。第二年 , 周武帝改元保定 , 晋封宇文护为宰相 , 都督中外诸军事。宇文护也便安心做宰相 , 稳操朝廷大权。他为了笼络人心 ,于是上奏周武帝 , 对其余大臣也一律晋爵加封。隋国公杨忠也升任大司马之职。

     隋国公杨忠 , 年轻时一直跟随周太祖宇文泰南征北战 , 居无定所 , 所以一直到三十出头才娶了妻子吕苦桃。不久杨忠在任云州刺史、大都督时 , 妻子吕苦桃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后 , 又生下长子杨坚 , 那时杨忠已经三十五岁了。中年得子 , 夫妻俩高兴万分 , 但当时战争不断 , 杨忠随时都有出征的可能。为了使这个儿子能平安成长 , 夫妻俩慎重商量之后 , 决定把杨坚送到附近的般若寺抚养。一来祈求平安吉祥 , 二来将长子献于佛前 , 既可报答神明的保佑 , 又可祈求佛祖让他们夫妻多得儿女。果然吕苦桃又为杨忠生了两个儿子 , 二儿子起名杨整 , 三儿子起名杨瓒。到了杨忠晚年 , 他的一个小妾又为他生了一个儿子 , 起名杨爽。杨忠为长子杨坚娶妻独孤伽罗之后 , 又为二儿子杨整娶了朝中重臣、望族尉迟家的女儿为妻。三儿子杨瓒生得俊美文雅 , 而且喜好读书 , 敬重士人 , 所以名望为当时所称颂 , 时人称其为杨三郎。凭借父亲杨忠的军功 , 杨瓒被封为竟陵郡公 , 不料又被周武帝看中 , 将自己的妹妹顺阳公主许配给杨瓒为妻。不久周武帝又提拔杨瓒为纳言 , 授仪同。杨瓒本是贵公子 , 又娶公主为妻 , 所以深得周武帝亲信。杨忠的三个儿子娶的媳妇 , 娘家一个比一个显赫。本以为家中有这三个出身于贵族的儿媳 , 必然都是尽知礼仪 , 一定会和睦相处 , 谁料却恰恰相反 , 原因就是独孤伽罗的父亲独孤信虽然是卫国公、上柱国 , 却被宇文护逼死 , 背下了叛臣的罪名 ,兄弟子侄又尽遭流放。于是在这个家庭中 , 伽罗虽然得到公婆的同情和关爱 ,却受到两个弟媳的冷嘲热讽。这样一来 , 妯娌间的矛盾便暗暗滋长开来 , 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杨坚兄弟间的不和。特别是老三杨瓒 , 不仅是当朝驸马 , 而且官职也比长兄杨坚高得多 , 自然不把哥哥杨坚放在眼里。一次家中聚宴 ,当着杨忠夫妇之面 , 二儿媳尉迟氏和三儿媳顺阳公主不顾公婆在座 , 竟然有意挖苦大嫂独孤伽罗 , 说道:“久不见大嫂娘家人来看望大嫂 , 不知这独孤家的人都到哪里去了?”

     此言一出 , 只说得独孤伽罗满脸涨红 , 愤然离席而去。杨坚听后 , 心中也气愤不已 , 本想发作 , 见伽罗离席 , 也起身向父母施了一礼 , 轻笑一声出了庭堂。

     杨忠不好当面责备这两个儿媳 , 待她们二人去后 , 杨忠把杨整、杨瓒留下说 :“当年我得到卫国公的赏识 , 才能在军中建功立业。在战争中 , 我与卫国公结成了生死之交 , 特别是我们二人在逃亡南梁的几年中患难与共 , 当时便欲结为儿女亲家。如今卫国公虽然蒙冤 , 我杨家决不能忘记独孤家的厚恩!今天 , 这两个儿媳恃娘家之贵 , 说出如此不尊重你大嫂的话 , 实在不应该!我虽然不好当面斥责她们 , 但你们二人回房之后 , 要好好教导自己的妻子 ,以后不许仗势欺人。”

     杨忠说后 , 杨整和杨瓒只好唯唯受教 , 但回房见了自己的妻子 , 却丝毫未提这事。从此以后 , 伽罗再也不愿与两个弟媳相聚了。虽然同在一个府第 ,却互不往来。杨坚见两个弟弟倚仗妇家权势 , 不把自己这个哥哥放在眼里 , 于是也很少再与两个弟弟亲近。每天回到家中 , 只与伽罗守在房中 , 绝不外出与兄弟们说笑。在外面 , 杨坚除了与太学同学郑译和高颎等几个朋友交往外 , 亲属中唯与姐夫窦荣定交往甚密。杨坚不苟言笑 , 讨厌轻薄的话 , 窦荣定也是这样的性格 , 因此杨坚与兄弟间关系疏远 , 却与窦荣定亲近。

     自从杨忠教训了杨整和杨瓒之后 , 二人面上不说什么 , 但心中怨恨父亲偏袒大哥杨坚。背后杨整对杨瓒说 :“大哥因为是长子 , 依仗父母对他的偏爱不把我们放在眼里 , 回到家里连一句话都不愿同我们说。”杨瓒说 :“在家他是长兄 , 可在朝堂之上 ,他地位在我之下 , 还摆什么架子!”

     此话传入杨坚耳中 , 杨坚也只是付之一笑 ,不与这两个弟弟计较。有一天 , 杨坚偶感风寒 , 头痛难忍 , 在书房中坐卧不安。恰好杨瓒进来 , 见大哥不舒服的样子 , 便询问为何痛苦难忍。杨坚答道 :“头痛得厉害。”杨瓒说 :“大哥既然生病 , 我请御医来为大哥看病。”杨坚正病得难受 , 所以也没有拒绝。杨瓒是当朝驸马 , 又在皇帝身边为纳言 , 传唤一个御医是很容易的事情。这御医趋炎附势 , 竟仰承杨瓒的意思 , 诊视后 , 说杨坚的病非常严重 ,百日以后就会疯癫。这时老二杨整也来到书房看望杨坚 , 听后不禁暗喜 , 心想大哥一旦得了癫病 , 那父亲百年之后 , 这隋国公的爵位就会由自己来继承。于是便夸大其词 , 对父母说杨坚的病如何如何严重。但没过两天杨坚的病就好了。杨坚去向父母问安。杨忠夫妇见杨坚身体康健 , 不觉流泪对杨坚说 :“你二弟心术不正 , 不能关爱兄长 , 哥哥有病 , 他却暗中高兴。若你们兄弟不和 , 实在让父母伤心!”

     杨坚听后 , 气愤地说 :“他日我若能得天下 , 必改去二弟的姓氏 , 不让他姓杨!”

     杨忠听后说 :“老二不肖 , 你岂能胡言!”

     杨坚说 :“自家兄弟不爱自己的亲人 , 却爱他人 , 儿子所要改的 , 是他这种不良的品德!刚才所言 , 也只是一时的气话。”

     杨忠听杨坚如此一说 , 才点头说 :“作为长兄 , 对兄弟要以宽容之心相待 ,引导他们弃恶从善才是正理。”

     杨坚答道 :“儿子知道了。”

     杨坚在家中好久都闷闷不乐。 , 每日回家 , 只陪妻子伽罗一起逗儿女玩耍。

     一天杨坚夫妇正陪儿女玩耍之时 , 家人来报, 说有一位来先生前来拜访。杨坚一听 , 就知道是那天在翠华山结识的术士来和 , 于是放下儿女 , 向伽罗说明情况后, 便将来和请到一个僻静的房间 , 避开家中所有人 , 让来和给自己看相算命 , 也好缓解一下长久以来不愉快的心情。

     二人已经是熟人 , 见面寒暄两句后 , 便分宾主坐下 , 杨坚说 :“那天山中来先生观我之相, 不愿当众明说 , 莫非我的面相中含有不测之祸吗?”

     来和微微一笑说 :“杨将军可否让我再看一下手相?”

     杨坚说 :“那日正义兄已经说过 , 我们彼此以兄弟相称 , 且莫称那俗职 ,听来很不舒服 , 而且拉大了你我之间的距离 , 从今以后 , 我们是兄弟 , 称兄道弟才会使我们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

     来和一听 , 心想这位青年不仅是将军 , 还是隋国公的长公子 , 不料却如此谦恭待人 , 心中不免对杨坚更敬重几分 , 于是说 :“请贤弟伸开左掌 , 让我一瞧。”

     杨坚移身过来 , 展开左掌。来和就掌心一看, 掌心之纹分明是一个“王”字 , 此等手纹世间罕见。来和心中已经有数 , 再加上那天看杨坚外相 , 额头上隐隐似五柱入顶 , 双目精光外射 , 分明是帝王之相!于是伸手拉过杨坚左手 , 细看指纹 , 只见食指与小指呈流线纹 , 其余三指为卷涡纹 , 这种指纹在相学上称为三鼎纹。再拉过杨坚的右手一看 , 见右手指纹 , 食指与中指是流线纹, 其他三指是卷涡纹 , 此种指纹为潜龙纹。来和看后 , 起身将杨坚按在椅上 ,倒身便拜了下去。杨坚一惊 , 急忙将来和搀起 , 说道 :“弘顺兄何故如此?”

     来和说 :“那日在山中观贤弟之相 , 已感到贤弟有君临天下的相貌 , 如今又看贤弟的手纹 , 更得到了验证。凡指纹呈三鼎纹者 , 其处世思虑深远 , 为人深具雅量, 君子之风度也。不仅有统率全局、驭下之才 , 而且有识人用人之智 , 一定能成就伟业!这全是帝王之相 , 我来和怎能不拜呢?”

     杨坚听后 , 心中大惊 , 急忙对来和说 :“日后若真应验 , 必不忘兄 , 但请弘顺兄务必为我隐之 , 不可告于外人。”

     来和听后说 :“贤弟所言 , 我来和铭记于心 , 如今我朝及天下全在风云变幻之际 , 你我应当慎之又慎。贤弟他日大贵之后 , 不要将我来和忘掉已经足矣!还有一事我今日也说给贤弟听。”

     杨坚问道 :“我相还有何说?”

     来和说 :“贤弟右手指纹为潜龙纹 , 今后自然有飞黄腾达之日。为人处世忠厚笃实 , 生性简朴好学 , 强悍胜过凡人 ,但对内子深怀敬畏之心 , 表现出懦弱之性 , 这大概是对内子敬重所至 , 不知我来和料得对吗?”

     杨坚一听 , 微微一笑说 :“弘顺兄果然料事如神 , 不愧被人称为来仙长。我杨坚因深爱内子 , 敬重岳父大人 , 所以一向敬畏妻子。这是家中隐事 , 也望弘顺兄不要向外人言之。”

     来和听后 , 哈哈笑道 :“贤弟只要信我来和所言 , 也不枉我在长安城混了这么多年 , 看相算命半生。”

     杨坚说 :“今日难得弘顺兄到此一叙 , 我现在就邀昭玄兄和正义兄 , 我们几个找一个地方 , 共饮畅谈好了。”

     来和听后自然欢喜 , 说道 :“如此更好 , 今后少不得常叨扰贤弟。”

     杨坚说 :“弘顺兄只要不嫌我杨坚酒薄 , 今后还是要常聚为好。”说罢便命人去请高颎和郑译 , 选了一处清静的园林 , 约定在那里相聚。

 

     且说宇文护自任宰相之后 , 更加专横跋扈。为了在朝野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威望 , 为今后篡夺帝位做准备 , 便一心一意谋划对外用兵。首先打算灭掉东面的北齐 , 统一北方。当初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之后 , 历经三十余年 ,到孝文帝拓跋宏当政时期 , 为了在中原扎下根来 , 孝文帝便大规模推行 , 穿汉服 , 用汉话 , 娶汉女 , 改汉姓 , 并将自己的鲜卑族姓“拓跋”改为“元”姓。将都城由北方的平城迁到了洛阳。孝文帝欲统一中国 , 但不幸在南征途中病逝。从此北魏内部矛盾尖锐 , 政局不稳 , , 自此北方又陷入了混乱的状态。到孝武帝元脩时 , , 一个是高欢 , 另一个就是宇文泰。二人在战争中迅速崛起 , 高欢被元脩封为大丞相 , 天柱大将军 , 从此专权横行。元脩被逼无奈 , 逃往关中 ,被宇文泰迎入长安。不久宇文泰又将孝武帝元脩毒死 , 立孝文帝孙元宝炬为帝 , 。大权全掌握在宇文泰手中。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在宇文护的策划下篡魏 , 改西魏为北周。

     高欢自逼走孝武帝后 , 另立元善见为帝。将都城迁到邺城 , 。高欢死后 , 他的二儿子高洋废掉东魏孝静帝元善见 , 自立为帝 , 。追尊其父高欢为神武皇帝 , 追尊其兄高澄为文襄皇帝。高洋初为帝时 , 尚能勤于朝政 , 不久便嗜酒昏狂 , 残暴。酒后昏狂起来 , 便与宫女嫔妃脱衣露体 , 狂歌乱舞, 通宵达旦。有时张弓拔刀 , 游于街市;有时乘骆驼牛驴 , 不顾寒暑 , 脱光衣服 , 纵横驰骋;有时不分白昼夜晚 , 闯入贵戚大臣家中 , 奸淫其家属;有时征集淫妇 , 分给从官 , 朝夕 , 以为娱乐;有时无故杀害大臣 , 或焚之于火 , 或投之于河 , 其昏狂之事不可胜数。

     北齐皇帝高洋昏悖与的情况 , 被北周宰相宇文护探知。当初 , 东魏和西魏时期 , 宇文泰与高欢彼此攻伐 , 互有胜负 , 基本上是打了个平手。如今北齐虽然地域广阔 , 但君主高洋无德。宇文护认为现在正是灭掉北齐的大好机会。如果灭掉北齐 , 不仅统一了北方 , 而且使自己的威望倍增 , 那时何愁不被群臣拥戴!恰在此时 , 北齐豫州刺史司马消难 , 看到高洋昏狂酷虐越来越厉害 , 便暗中谋求自我保全之策。司马消难是北齐的驸马 , 妻子是高欢的女儿 , 高洋的姐姐 , 但夫妻两人感情不和, 司马消难便移情别恋。这下可惹恼了公主 ,于是公主到弟弟高洋那里诉说司马消难的不是。本来司马消难对高洋的暴虐就提心吊胆 , 加上公主又上告自己 , 他越来越害怕 , 于是便秘密派人入关 , 向北周请降。

     正在谋划伐齐的宇文护得知司马消难来降 , 当然高兴 , 立刻派柱国达奚武和大将军杨忠率领骑兵五千 , 前去迎接司马消难来降。达奚武和杨忠从小路驰入北齐境内 , 前后三次派人与司马消难联络 , 但都没有联系上。这时他们这五千人马已经深入北齐腹地 , 距离虎牢三十里的地方 , 仍然得不到司马消难的消息。达奚武怀疑情况有变 , 如今孤军深入 , 一旦被北齐发现, 后果不堪设想 , 便想返回。于是达奚武征求杨忠的意见 , 杨忠慨然说 :“如今我们只有前进赴死的责任 , 没有后退求生的道理!您若有顾虑 , 请拨给我一千人马 , 我先取了虎牢, 然后等待您。请您继续与司马消难联系。”达奚武见杨忠如此坚决 , 便同意了他的意见。

     杨忠独自带领一千骑兵 , 乘夜赶到虎牢城下。虎牢城池四面高陡 , 犹如绝壁一般。静夜之中只听到城内传来一阵阵打更击梆的声音 , 城内齐军根本没有料到杨忠率领一千人马来到城下。杨忠看城池如此陡绝 , 无法攀缘入城 , 便命人马隐于城外。等到早晨 , 北齐守门士卒刚刚把城门打开 , 杨忠指挥一千人马突然杀入城内 , 夺了西城 , 并立刻派快马去召唤达奚武入城。这时司马消难也带领部下来到虎牢。达奚武、杨忠和司马消难在虎牢西城会合后 , 北齐镇守城池的将军伏敬远指挥手下甲士两千人据守东城 , 并点燃了烽火 , 同时严加警戒 , 与周军对峙。达奚武看到齐境烽火冲天 , 心中非常害怕 ,于是下令不与齐军接战 , 在城内大肆掠夺财物之后 , 让司马消难带领部下同他一起先行撤退 , 让杨忠率三千骑兵殿后。周军行到洛南 , 已经是人困马乏 ,于是都解开马鞍躺下休息。恰在此时 , 只见洛水北面烟尘滚滚 , 人喊马叫 ,大批齐军已经追了上来。周军此时又渴又饿 , 而且兵力悬殊 , 又处在北齐境内, 自达奚武以下将士全都惊慌失措。杨忠一看这个情况 , 便上马对将士们说“你们尽管在原地休息 , 该吃的吃 , 该喝的喝 , 吃饱了之后 , 保证让你们安全退回关中。如今贼兵并不知道我军虚实 , 所以他们一定不敢渡河来追。我一人就能却敌!”众将士听杨忠如此一说 , 又见他镇定沉着 , 毫无惧色 , 于是大家便按杨忠所嘱 , 坐在地上继续吃喝、休息。杨忠则勒马横刀屹立岸边 , 怒视河对面的齐军。齐军数万人马追到洛水 , 见周军一员老将 , 横刀勒马立在对岸 ,

盔甲夺目 , 身材魁梧 , 美须飘飘 , 怒目而视 , 恰如天神一般。于是不敢轻率涉水渡河 , 急忙报知主帅。齐军主帅来到岸边 , 一看对面的情况 , 周军全都下马坐在地上吃喝 , 对几万人马的追兵毫不在意 , 唯有这一员老将在马上耀武扬威 , 恰似当年长坂桥上的张飞一般。主帅一看 , 便向众将说 :“周军毫不戒备 , 他们一定设有埋伏 , 只以一员老将引我军渡河来战 , 是等待我军半济之时 ,掩杀过来。这正是兵法所说的 :‘客绝水而来 , 勿迎之于水内 , 令半济而击之 ,利。’我们可不能中了他们的计谋。”于是齐军数万人马 , 竟停在洛水北面而不敢渡河来追。

     杨忠看敌军果然不出自己所料 , 便命令将士们从容不迫地上马 , 慢慢退回关中。一路上他一直单骑殿后。这次出兵 , 周军深入齐境 , 未伤一兵一卒 ,成功接应司马消难带领部下归降 , 此皆杨忠之功。身为主将的达奚武回到长安之后 , 叹道 :“我达奚武自认为是天下健儿 , 今日在杨忠面前算是服气了!”

     宇文护任命降臣司马消难为小司徒 , 对杨忠大加赏赐 , 杨忠升任大司空 ,并施恩于杨忠长子杨坚 , 晋封杨坚为大将军 , 外放随州刺史。刺史虽远离朝廷 ,却是地方行政最高长官 , 二十多岁的杨坚当然高兴。而且杨坚在家中 , 因岳父独孤信之祸 , 常受两个弟弟的白眼 , 这一外放 , 既可避开家庭中的矛盾, 又可避免夹在周武帝与宇文护二人之间。杨坚当然是欣然赴任。

     杨整也因父亲的军功 , 赐爵陈留郡公 , 授开府 , 车骑大将军。一家三子俱贵 , 杨忠满心高兴。在杨坚受命之后 , 杨忠在家摆宴为儿子杨坚送行。鉴于儿媳间的不和 , 杨忠只与三个儿子一起共饮 , 席间杨整与杨瓒对哥哥也不多说什么 , 只是敷衍一下了事。杨坚也不与两个弟弟计较。杨忠当然又嘱咐杨坚一番为官之道。晚上 , 杨坚在自己房中摆设了果蔬酒菜 , 若兰与绿云两个侍女在旁伺候。夫妻二人对饮几杯后 , 伽罗向杨坚说 :“自我二人成婚以来,一向恩爱相守 , 未曾一日分离 , 现在郎君去随州赴任 , 不知何时能归 , 夫妻分别 , 郎君可有什么要说的?”

     杨坚听伽罗这样问他 , 便笑道 :“我们已经是十年的夫妻了 , 现在儿女成行 , 到随州任职 , 我料知时间也不会太长 , 我与夫人也只是暂别一时 , 而且随时还有可能回京 , 几个儿女还要夫人教养 , 所以也不能偕你一同前往。随州虽在千里之外 , 但驿马往来也不过两三日的时间 , 我一定会几天就写书信一封 , 寄给夫人。而且有家童杨然在我身边 , 所以请夫人不必挂念。”

     伽罗双颊一红说 :“郎君生活起居我自然放心, 所需日常用品和衣物我也会经常同书信一起寄到随州 , 只是担心郎君一人在随州未免孤单 , 只怕难耐寂寞……”

     杨坚不等伽罗再往下说 , 立即将话拦住说 :“夫人知我杨坚一向古板 , 素不与人玩笑戏耍。这么多年以来 , 我杨坚除夫人外 , 从来没有正眼看过其他女子 , 心中唯夫人而已。随州任职 , 我们虽是别离 , 但你时刻在我心中, 犹如在我身边一样 , 你尽可放心好了。若有他念 , 佛祖可是不会饶恕我的!”

     若兰在一旁插言说 :“少爷说的都是实话 , 这么多年了 , 我与绿云每日侍奉在少爷与小姐身边 , 少爷除使唤我二人外 , 就如我俩不存在这屋里一般。我相信少爷无论走到哪里 , 都会时刻想着小姐您呢!”

     伽罗说 :“那是在我眼皮子底下 , 你家少爷自然规规矩矩 , 如今这随州远在千里之外 , 又没有人跟在身边监视他 , 谁保他能守规矩呢?”

     杨坚听伽罗如此说 , 举起酒杯一饮而尽后说:“夫人是让我立下重誓方才放心吗?那我可要跪下对天发誓了。”说着便从座上起身。

     伽罗一笑 , 急忙拦住说 :“哪个要你发誓嘛!不过是再叮咛你一番罢了 ,瞧你急的那个样子 , 真的便当真了。我自己的丈夫 , 我还不知道你那刻板的个性 , 平日里总是一本正经 , 与人不苟言笑的样子。行了 , 行了, 今晚我给郎君饯行 , 自然要敬郎君三杯 , 且莫忘了半月一封信寄到家中 , 若是短一日 , 那我可是不依呢!”

     若兰执壶 , 绿云把盏 , 杨坚连饮三杯后说:“知我者 , 夫人也。佛祖菩萨在上 , 杨坚若有负夫人之处 , 甘受佛祖重罚!”

     伽罗笑着也陪杨坚喝了一杯酒。

     杨坚接着说 :“还有一事需要叮嘱夫人。”

     伽罗问道 :“还有什么事呢?”

     杨坚说 :“这事就是兄弟和妯娌间的事了。”

     伽罗一听 , 不等杨坚往下说 , 就摇手说 :“此事请郎君放心吧!你对兄弟尚能容忍 , 对他们的不恭也只是付之一笑。我自然也能容下那两个弟媳 , 不过少与她们见面好了。只愿郎君日后能为我独孤家昭雪冤恨!使为妻能在杨家扬眉吐气也就行了。”

     杨坚说 :“请夫人放心 , 我杨坚绝非庸碌之辈 , 独孤家之仇 , 也是我心中之恨!如今 , 我们只有先忍耐一时 , 静观其变, 等待时机了。”

     伽罗两眼一红 , 泪水在眼眶中滚动 , 但始终没有落下来 , 激动地说 :“有郎君这话 , 我伽罗已经满足了。今日是为郎君饯行 , 我们不说这不愉快的事了。我在家中一定会谨守儿媳之道 , 孝敬公婆 , 教养子女 , 不会同弟媳们一般见识, 保证家庭和睦 , 郎君在千里之外尽可放心好了。”

     若兰说 :“时间已经不早了 , 少爷明日还要赶路 , 你们吃点东西 , 还是早早休息吧。”

     这天晚上 , 罗帷帐里 , 鸳鸯被下 , 杨坚夫妻说不尽的甜言蜜语 , 道不完的恩爱缠绵。第二天起来 , 吃过早饭 , 杨坚别了父母、妻儿, 带了家童杨然和几个亲近的侍从 , 便出了长安向随州进发。几匹马刚走不远 , 便见长安城外的古亭旁立着几个人 , 一齐向杨坚招手。杨坚一看 , 心中欢喜 , 暗道 :“他们几个为何在这里呢?”正是 : 父功能荫儿孙福 , 却需别妻千里行。欲知何人在等杨坚 , 且看下回。

往期精彩内容请点击:

长篇历史小说《隋文帝》(第一回)

长篇历史小说《隋文帝》(第二回) 

长篇历史小说《隋文帝》(第三回


长篇历史小说《隋文帝》已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全国各地书店均有销售。


郑胜利,1946年生,南阳市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南阳市书法家协会会员,退休于南阳医专。他曾在多家报刊上发表作品数十篇,论文荣获国际优秀论文奖。出版有长篇小说《儿女侠情》和诗词集《南阳行》等。去年,他的64万字长篇历史小说《隋文帝》出版,南阳文坛因此又多了一部帝王小说。


本文内容由作者授权果果然刊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转发,欢迎分享。

更多内容,敬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果果然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网络小说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