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历史小说《隋文帝》第六十八回

2023-05-10 14:56:27

第六十八回 恨贪官帝王乱施法  主正义诚臣苦诤谏

     话说当初把文帝推上执政地位,起主要作用的刘昉早已被杀,郑译被废置家中,但文帝念及与郑译的同学之谊,又起用郑译参加修乐班子,未到一年,郑译便于开皇十一年病死。另有卢贲,在文帝上台后将丞相府迁往正阳宫时,卢贲冲锋在前,率领卫士胁迫百官随文帝而去。后因刘昉事也被废置在家。但没过多久,文帝念其佐命之功,复起用为刺史。几经调动,后来转任齐州刺史,恰好赶上山东闹旱灾,市场上米价暴涨,百姓饥饿无食,而齐州义仓中存有大批粮食。起初瀛州曾闹水灾,刺史郭衍先开仓赈恤百姓,后奏报朝廷。文帝对郭衍的处置措施大加赞赏。可是卢贲却不这样做,他反而认为这是自己捞钱的机会来了。于是在州内发出政令,不准商人以高价出售粮食。义仓中的粮食也不开仓赈恤百姓,他却暗中将义仓中的粮食运到市场上高价出售。老百姓饥饿无奈,只好拿出家中所有的积蓄去抢购本属于赈灾的粮食。贫苦人家卖儿鬻女,低价典卖土地,来购得数升粮食暂充饥饿。卢贲则将出售义仓粮食赚得的钱财据为己有,大大发了一笔昧心财。但此事终于被揭发出来。文帝将他除名为民,并召入京城,当面指责他说:“我初为大司马时,卿以坦诚之心对我,及我总揽朝政,卿不辞劳苦,频繁伴我左右。我与卿真可以称得上是恩义旧交。卿若没有过错的话,只怕职位与高颎相等。不料卿却与恶人交往,因此而被废黜,但我还是感念卿往昔之恩,又任命卿为地方长官,为什么卿仍然不思报效朝廷,以至于此!我若不忍心杀卿,这是枉法而怀私啊!”

     卢贲听后,也颇为感动,于是跪拜在地,俯首说:“臣知罪孽深重,所行愧对朝廷!现在只好任由陛下处治发落,臣感念陛下当初待臣之恩。”

     文帝看卢贲已经俯首认罪,于是便生不忍之心,向他说:“卿可暂且回家思过,处治之事以后再说吧。”

     卢贲见文帝有心赦免自己,于是心中暗喜,谢恩后便退出回家。家人正在为他担心,见卢贲回来,一齐问道:“皇上赦免了吗?”

     卢贲一笑说:“当初我为他奋不顾身,胁迫群臣并为他开路,如此恩义, 他总算还记在心上。我这点小过错算得了什么!”

     他这么一说,一家人总算把心放下了。隔了数日,文帝召卢贲上殿,向他问道:“朕设立义仓究竟是为了什么?”

     卢贲因为文帝没有处罚他,以为文帝念及旧恩不会再提这件事了,所以他这几天根本没有去反省自己的罪过。经文帝如此一问,他随口答道:“这义仓是为国家储存粮食,库存越多,说明国家越富。”

     文帝听后,一皱眉头说:“你为何将义仓粮食私下卖出?”

     卢贲说:“卖粮之钱,我已经全部交给有司了,这不也是为朝廷增加收入了嘛。”

     文帝说:“前日以为卿已经知错,不料今日却发出这样的议论。”

     卢贲说:“陛下盛怒之下,我能不认罪吗!当初我指挥卫士,引领百官同陛下一起去正阳宫,我为陛下斥退正阳宫守卫才使陛下顺利进入丞相府。 这些事我至今记忆犹新,想陛下也不会忘记吧,所以我料陛下也不会再追究那点小事了。”

     文帝听后,不禁勃然变色。向卢贲怒喝道:“你且退回家中好好反思吧!”

     卢贲起身退出,嘴里小声说:“佐命功臣今还有几?何其忍也!”

     声音虽小,但还是被文帝听得明白,等他去后,文帝顾谓群臣说:“朕本想保其官位,委派卢贲到别州任刺史,如此态度,不可复用!”

     ,便向文帝奏道:“此辈实有佐命之功,虽然性情轻狂,行为险恶,但还是应该保全,不可弃置,请父皇含忍原谅他吧。”

     文帝说:“我已经屈法,保全了他的性命。当初若没有刘昉、郑译及卢贲等, 则我不能够有今日,但这几个人全都是反复小人。在周宣帝当政时,他们以无赖得幸,及宣帝病危,颜之仪请让宇文氏宗亲王辅政,而这几个人却行诈术,矫诏顾命于我。我登基之后,理乱而治天下,他们又欲生乱,所以刘昉谋反于前,郑译行巫蛊之术于后。像卢贲这样的人,皆不满足自己的地位, 任用他们则不虚心逊让,不用他们则心怀怨愤,这是他们自己不信任朝廷,不是我遗弃他们。众人见我对他们这样,可能私下会评论,说我待功臣刻薄,其实并不是这样。”

     文帝说罢,遂下诏将卢贲除名为民,不久卢贲便忧愤卒于家中。

     卢贲死了,而卢贲借荒年盗卖义仓粮食的事,使文帝非常气愤。想到如今天下所设义仓不少,像卢贲这样盗取义仓粮食的只怕还会有人,又加上史万岁受贿之事,于是文帝决定再次采用开皇初年朝廷派出巡省大使,视察、课考各州县的办法,重点察访地方官员私下侵吞、盗取义仓府库,以及贪污受贿的情况。

     文帝挑选巡省大使数名,其中有辛公义、大理寺少卿赵绰、大理卿梁毗、治书侍御史柳彧、吏部尚书柳述、司农卿赵仲卿、亲卫大都督屈突通等,同时又起用了赋闲在家的苏威,代表朝廷分头巡省天下州县,所选这几名官员都是执法公正、清正廉洁的朝廷大员。就梁毗来说,当初被文帝任命为西宁州刺史在任共十一年。西宁州地处西部偏远的地方,那里的蛮夷酋长都以有黄金多的人为豪强。彼此之间互相攻击掠夺,简直没有宁静的日子,梁毗到任后对这种情况十分忧虑。这些酋长为了求得刺史对他们的支持和袒护,便竞相给梁毗送来黄金。梁毗便把黄金放在自己的座椅旁,对着黄金痛哭道:“金子这东西饥不能食,寒不能衣,你们为了它而相互残害,争战之事多得数不过来。现在你们送金子来,是要杀我啊,我怎么能接受呢!你们赶快把它拿走吧。”梁毗哭得痛心,说得恳切,一点都没有接受这些酋长送来金子的意思,于是这些蛮夷人都受到感动而醒悟纷纷说道:“刺史大人如此清廉不爱财,我们却为了金子而互相攻掠,甚至丢了性命,以后再不能这样了。”回去之后,各酋长互相诫勉,不再为了黄金而争斗,西宁州得到大治。文帝知道了这事后,非常高兴,于是将梁毗调回朝廷任大理卿,主管刑狱。此次又选派他为巡省大使。

     还有一位巡省大使赵仲卿。他自从随高颎北征立功之后,晋位上柱国,任司农卿。赵仲卿是出了名的清正廉洁,却是一个酷吏。当初任石州刺史时,法令严猛,属下有纤微之过他都无所容舍。鞭笞属吏,动不动就是二百,治下官民战栗惊惧,没有敢违法的,境内盗贼屏息。朝廷课考称其能。后迁任朔州总管。当时朝廷决定在塞北实行屯田,命赵仲卿负责统一管理。其边戍有稍懒惰不耕种者,赵仲卿便召其主管掌事的官吏鞭打其胸背,者命人脱去他们的衣服,将他们倒拖到荆棘丛中。人们暗中称赵仲卿为猛兽。但在他主管下,边塞屯田的事却得以全面实施,每年粮食都获得了丰收,因此边疆戍守的军民粮食能够自给,解决了由内地向边境运送粮食的困难。有人上表说赵仲卿酷暴,文帝命御史审察此事,结果属实。上报文帝,文帝因他的功劳而不加罪,并且向赵仲卿慰劳说:“朕知道公清正,为朝廷办事立功,却得罪了下属,惹众人所恶。”遂转升赵仲卿为司农卿。

     朝中都认为文帝任命的这几位巡省大使是合适人选,只有对苏威被重新任命为纳言,又任命为巡省大使议论纷纷。有人说:“苏威的清廉是假的,怎么能再起用呢?”文帝向群臣说:“苏威本有德行,他是被众人所误。世人都说苏威假装清廉,实际家中堆满了金玉珍宝。这完全是一派胡言。朕查苏威家除朝廷赏赐外,哪有什么金玉珍宝!但是苏威禀性残暴,为人处世不合时宜,求名的欲望太强。别人顺从他则皆大欢喜,不顺从他则恼羞成怒,这是他最大的缺点。”文帝如此一说,众人也不再有什么异议了。于是苏威便与其他几位巡省大使分头出京,巡省天下。

     以往文帝派出的巡省大使都以课考官员的政绩为主,劣者淘汰,优者通报全国给予表彰。此次则是重点察访贪污受贿及天下义仓的舞弊情况。结果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设于全国各州数十座义仓的主典官员,几乎近一半被查出了问题。

     辛公义负责巡察合川仓,他把历年入库的粮食账簿与实际库存粮食的数量一对照,竟然少了七千石!辛公义遂将此事上奏文帝,文帝立命辛公义详查此事。结果一经审查,这七千石粮食全被合州仓主典盗卖,所得钱财据为己有。辛公义将审察结果上奏朝廷,文帝命大理寺官员驰驿火速赶到合川将主典斩首,将其家财没收,家人卖出为奴婢。

     再说赵仲卿出京后接到一件案子,有侍官慕容天远检举乡兵都督康毕力冒领义仓粮食五千石。赵仲卿立即收捕康毕力进行审问。康毕力起初抵赖,但他遇到的是一位酷吏,即使他是一个武人,也经不住赵仲卿的棰打,只好认罪。后经核实,康毕力冒领仓粮的事都是真事。案子报上去,康毕力被处斩。文帝听说赵仲卿审讯案子用了杖刑的事说:“朕先前下诏,于殿廷内不设杖具, 现在看来,这杖具还得设啊!”

     另据其他几位巡省大使所奏,义仓的粮食不仅被主典任意盗卖,而且在仓库粮食存满之后,陈粮多年不动,以致腐烂变质,却将新收的粮食私自卖掉,仓库主典与相关官员将卖粮所得之款据为己有。还有在义仓保存的粮食中掺入沙子,结果形成了涨库现象,涨出的粮食也被仓库主管盗卖以充私囊。案件不再一一列举,总之,经过此次针对朝廷在各州所设义仓的普查发现了大量监守自盗的现象,还有地方官员和义仓主管相互勾结,冒领、转卖粮食的情况,涉及官员一百多人,数十人被依律问斩。

     再说亲卫大都督屈突通巡省出京,来到陇西由太仆寺掌管的牧场进行检查。屈突通办事非常认真,先将各牧场登记马匹的册子翻阅统计一遍后,又亲自到各牧场检点马匹的数量,结果一下子发现了问题。各牧场隐匿而没有登记在册的马共有两万多匹。再仔细一追问,这些没有在册的马,很多已经被牧场监牧官员私下卖出,从中获利据为己有。屈突通对查出的这些问题当然气愤,但不能自专而擅自处理,便立即返京向文帝做了汇报。文帝一听怒不可遏。立即下令要把太仆寺卿慕容悉达及太仆寺的有关官员和牧场的监牧官吏,共一千五百多人全部斩首。这太仆寺是负责朝廷车马、畜牧的衙门。下面的牧场出了问题,太仆寺当然有责任,但也不至于将衙门最高官员和衙门署吏全部问斩!屈突通听文帝这个诏令一下,惊得扑通一声跪在朝堂之上,向文帝叩头说:“臣所查问题虽然属实,但人命关天,最为珍贵。陛下怎么能够因为监牧人的问题,而一下子杀害一千五百多人呢?且太仆寺卿及府署有关官吏远在长安,又没有直接参与犯法,最多也只是失察之罪。臣不是执法官员,但我只能以死相争!请陛下息雷霆之怒,将此案交大理寺审理。”

     文帝高坐在御座之上,听了屈突通的话后,愤怒地离座起身,瞪着眼睛直视跪在地上的屈突通骂道:“虽然你履行巡省之责,查出了问题,本应受到赏赐,不料你竟然还为这些犯法的污吏求情,你知罪吗?若再为这些人辩解,你就是有意袒护贪污官吏!朕先杀了你,再追查这些贪官之罪。”

     屈突通此刻跪在地上,直起身来,也睁大眼睛仰望着文帝说:“臣本该死,但臣拿着该死的这条命,向陛下换取一千多条性命也是值得的,请陛下先杀了臣,然后将此案交大理寺审理!”

     文帝望着跪在下面的屈突通,二人四目对视,屈突通没有一点畏惧之色。文帝不由转身坐在了御座之上,低头仔细一想,也就省悟过来。对屈突通说:“你起来吧。这都是因为朕气愤而忘情,所以才失去了理智,以至于不明事理,荒唐到这种地步!幸亏有你这以死相谏的忠言,才使朕没有铸成大错。此案交大理寺依法审理好了。”

     屈突通叩头谢恩,站起身来退出。太仆寺卿慕容悉达等人都被免死定罪。文帝事后提拔屈突通为左武侯将军。各巡省大使回京,向文帝汇报时,苏威说:“现在地方各部门的下属官吏往往不尊敬上司长官,办事拖拖拉拉,互相推诿,效率非常低,使好些事情不能在规定的时日完成,有的事一拖便是数月,乃至经年还不能落实。”

     文帝听后说:“看来赵仲卿办事的办法还是有道理的,杖责之法,使人畏而生惧。怀惧方能生勤,凡事一定会尽全力而为,绝不会有拖拉扯皮的情况了。”接着便下诏道:“分职设官,共理时务,班位高下,各有等差。若所在下属官吏不相敬惮,多有宽纵,事难克举。比如朝官殿廷之上犯有过错,虽有律令条规,但据律乃轻,论情则重,不能依律对其处罚的,朕以杖责以惩戒。其余各司府之下的属官,若也有这种情况,允许司府于法律之外斟酌处以杖责。”

     此诏一下,不仅文帝于殿廷打人,各级衙门上下也互相强迫,乱行棰打。 其中就有一位出名的酷吏崔弘度。也就是在平尉迟迥之乱时,把尉迟迥追逼于城门楼上的那位将军,后在平陈之战中又立军功。文帝非常敬重他,于是让三儿子秦王杨俊娶了崔弘度的妹妹为妻。崔弘度因为妹妹是王妃,所以为官不仅清廉,而且对待属下极严,常对下属说:“做人应当诚实,不能欺骗行诈。”属下都应道:“将军说得是,我们记住了。”不久崔弘度吃鳖肉,有八九个侍从在他身边服侍。崔弘度一边吃鳖,一边逐一问道:“鳖肉味道鲜美吗?”他的手下一向惧怕他,便都答道:“鳖肉味道美。”谁知崔弘度听后大怒,骂道:“庸奴怎么敢诳我?你们都没有亲口吃鳖肉,怎么知道味道美!”遂命令将这八九个侍从各杖责八十。他属下的官吏及差役见到他都吓得浑身流汗。凡事没有敢欺隐的。崔弘度对部下如此,治家也是这样。家中子弟凡有过错的就被杖责棰打。家中闺门女子因此也非常整肃,为当时所称道。

     文帝被这次查出的惊人粮库腐败案所激怒,又得知天下除了官员的贪腐外,盗贼也越来越多。一时之间失去了理智,不像开皇初年那样,遵守他一手制定的隋律。于是下令凡是盗国库仓粮一升以上者皆死,家口没官。府衙官吏贪污受贿一钱银子以上的处死,其他官员若知情不揭发上告的,也当坐罪致死。这是文帝盛怒之下不理智的诏令。但另有一道诏令还是合乎情理的。就是通过这次巡省,文帝感到典吏久居其职,便会恣情为奸,所以下诏,令诸州县佐吏三年一更换,曾经在一个部门任过职的,不得再重新回到那个岗位任职。这道诏令既避免官吏相互结党营私,又可防范久在一个职位上掌控权力,便会有失控的情况发生,造成官吏熟知制度的缺失,而寻机营私舞弊。这也是文帝惩治腐败的一项治本的办法。

     文帝初登帝位,尚能以史为鉴,听取大臣之议而决定朝廷大计。当慢慢进入晚年的时候,他变得喜怒无常,不再依据他亲自主持制定的法律条文行事。加上不少大臣一个个被诛杀,朝廷上下无人再敢与他持反对意见。所以他不仅用法益峻,而且随意而为。当他得知天下盗贼滋生,久禁不止,京城街市之中白日有贼公然行窃的事后,非常气愤。又听说山野之中强盗聚集,经常拦路劫掠过往商旅,他更加气愤,而且十分忧虑,便向群臣询问断禁之法。高颎等还未发言,文帝却自想一法,向群臣说:“朕知道应该怎么办了。”于是下诏,凡是能察知、举报盗贼的人,便将没收盗贼家的产业赏给举报的人。此诏一下,果然在三四个月的时间内,内外宁息,未闻有盗窃之事发生。但是没过多久,便有无赖之徒,等候富人家的子弟外出时,故意在他们要经过的路上丢下财物。这些富人家的子弟不知是圈套,发现放在路旁的财物,便捡起来,谁知这一捡便上当了。无赖子便上前捉住富家子弟说是窃贼,并扭送官府。这些富家子弟有口难辩,结果这些无赖子便得到赏赐。接连不断发生这样的事情,大概被诬陷的人太多了,文帝也知道了这些诬陷之事,便 下诏将此法废弃。却又下了一道诏令:凡是偷窃一文钱以上的人,都要在闹市中处死,暴尸街头。不久便有四个人因行路口渴,私拿人家一个木桶到井中打水喝,结果以盗窃罪被处死。又有三个人路过一块瓜田,因口渴难耐,偷摘了瓜田里的一个西瓜,也被官府以盗窃罪处死。因为一个水桶,一个西瓜,而杀了七个人。这使天下百姓人心惶惶,外出的行人都吓得早睡晚起,不敢贪黑赶路。终于激起了民间侠义之士的不满。不久,有几个没有留下姓名的侠士,仗义而为,他们把大理寺三名执法官吏绑架劫持到京城郊外的山谷中,然后向他们说:“我们不是强盗,不是为了勒索钱财。我们只为被冤死的众人而来。现在要求你们替我们上奏皇上,自古以来,。你们回去把我们的话转奏皇上,如果你们不把我们的话转奏给皇上,等我们下次再来抓住你们,你们这几个人就休想活命!”一边说,一边把手中的钢刀在这三个官员的脖颈上比画着。这几个官吏吓得连忙说:“侠士饶命,其实我们对这道诏令也不满意,既然各位侠士为冤死的百姓说话,我们岂能不代为转奏。”几位侠士中为首的说:“好!你们也知道这样的法令残暴,把人命视作草芥,还算有良心!现在就把你们放了,我们在京城附近等候朝廷消息。”

     这三个大理寺的官吏被放回去之后,立即向文帝奏明此事。文帝听了这几个官吏所讲的事情经过,沉思了好久后说:“此法是过于严厉了。朕本想以峻法而禁盗,却不料引起了百姓们的不满,朕即刻下诏废除这项法令。但对官吏不能宽容,仍需要用严刑峻法方可使为官者不贪。”

     这时天气正赶上六月酷暑,一天早上文帝起得早,上殿以后没有什么事,一人坐在殿中感到闷热,便到殿外散步。忽然看到宫门前一个值班站岗的侍卫衣冠不整,佩刀随便挂在腰间,而且精神不振,满脸是困倦疲惫之色。本来因为天气闷热,文帝心情不好,看到这个侍卫如此模样,不禁勃然大怒,立即喝令值班的侍卫长,把这个侍卫带去询问。结果一问,更让文帝气愤。这个侍卫昨晚竟一夜未睡,和几个同事在住处聚赌。文帝立即命人在殿廷中要将这个侍卫杖杀,并追查其他几个参赌的侍卫,要一同杖杀。恰好此时大理寺少卿赵绰来到宫中,知道这件事后,立即上殿向文帝奏道:“如今盛夏季节,正是天地万物旺盛生长的月份,请陛下息怒,不可在这个时节杀人。”

     文帝回答说:“六月份虽然是万物生长的季节,而此时也会有雷霆发生。上天既然能在炎夏之时,以雷霆而震其威怒,我效法上天行事,有什么不可以的呢?”竟不顾赵绰的苦谏,把那个侍卫杖杀了。其他几个参赌的因为第二天没有值班的事,总算在赵绰的苦谏下保住了性命,被发配到边地。

     大理寺担任掌固的一个叫来旷的官员,见文帝施法苛峻,便想邀功升迁,上言说大理寺执法官吏对囚犯量刑定罪太宽。他刚好迎合了文帝的心意,所以文帝认为来旷忠诚正直,虽然没有升他的官职,但让他每天早晨朝会时站在五品官员的行列中。来旷本来是个六品的掌固,现在得到文帝批准能站在五品官员的行列之中,升迁也只是早晚的事了。为了尽快使自己能成为五品官员,来旷向文帝上告说,大理寺少卿赵绰违法释放囚徒。文帝还不算糊涂,便派遣使臣到大理寺去调查真假,结果发现来旷是编造谎言诬陷赵绰,赵绰根本就没有枉法偏袒的事。文帝非常愤怒,下令将来旷斩首。赵绰见文帝此令一下,便向文帝苦苦诤谏说:“来旷虽然诬陷我,但他所犯的罪对照法律不能构成死罪。”文帝不听,赵绰又反复陈述法律条文。文帝气愤地说:“来旷诬告的是你,而你却为他求情,使他得到宽恕!朕令已出,岂能听你的!”说罢起身,拂衣退回殿后阁内。

     赵绰见文帝盛怒退朝,来旷马上就要被处死,于是心生一计,只好向孙公公说:“烦公公转告皇上,就说我不再为来旷的事进行申辩了,我还有另外的事情没有来得及奏闻,请皇上允许我面奏。”

     孙公公便将赵绰的话转告文帝。此时文帝在殿后阁中正与独孤皇后讲赵绰的事。独孤皇后说:“赵绰执法不挟私,这是好臣子啊!”听孙公公说赵绰有别的事要求见皇上,独孤皇后说:“快召他到阁中来吧。”

     孙公公引赵绰来到阁中,赵绰便向皇后问安,然后跪在阁中奏道:“臣犯了三项死罪,特来向皇上、皇后自陈罪过。”

     文帝一听,不解地问道:“你犯了哪三条死罪,你且说来。”

     赵绰奏道:“身为大理寺少卿,我没有能管制约束住掌固来旷,使他触犯了朝廷刑律,这是第一;人犯罪不当死,而我却不能以死相争,这是第二;我本来没有别的事,而以妄言求见陛下,犯了欺君之罪,这是第三。因此请求陛下三罪并罚,处臣以死。”

     独孤皇后听后,不由笑道:“我正向皇上说你是个好臣子呢。执法不怀私, 真是难得啊!”

     独孤皇后的话一说,文帝的脸色也缓和下来,指着几案上的两只金杯向站在独孤皇后身边的若兰说:“赏赐给赵大人两杯酒,以奖其执法公允。”

     若兰答应一声,便拿起银壶将御酒倒入金杯之中,放入盘中,送到赵绰面前。赵绰起身双手端起两杯御酒一饮而尽。饮后把两只金杯放入盘中。独孤皇后说:“你既然把酒饮了,这两只杯子也赐给你了。”

     赵绰跪拜谢恩后,把两只金杯放入袖中,但仍不退下。文帝已经知道他的意思,便说道:“来旷可以免死,改判流放之罪吧!这事足见卿心无私。”

     独孤皇后说:“这下你可以放心了。来旷流放的处罚就由大理寺负责好了。”

     赵绰顿首退出,按照法律把来旷流放到广州。     

     此后文帝仍然动不动就要把人处死,幸亏有赵绰不时诤谏,才保住了一些人的性命。正是:朝廷无端生奇事,喜怒无常失宽严。欲知何事把文帝触怒,且看下回。

往期精彩内容请一直往下往下再往下,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四个字


‍长篇历史小说《隋文帝》已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全国各地书店均有销售。

‍郑胜利,1946年生,南阳市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南阳市书法家协会会员,退休于南阳医专。他曾在多家报刊上发表作品数十篇,论文荣获国际优秀论文奖。出版有长篇小说《儿女侠情》和诗词集《南阳行》等。去年,他的64万字长篇历史小说《隋文帝》出版,南阳文坛因此又多了一部帝王小说。


文内容由作者授权果果然刊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转发,欢迎分享

更多内容,敬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果果然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网络小说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