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 "读小说"与"写小说"

2023-05-10 14:56:27

  上周周末,微信平台为大家推荐了“作家们最喜爱的十本小说”,网友“嘟嘟肚肚”也在评论中列举了自己最喜欢的十本小说,下面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欢迎小伙伴们在评论中留言,为大家推荐你最喜爱的小说!


  除了读小说,你是否也喜欢写小说?如今开放的网络媒体平台给广大写手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的空间,近些年最热销的小说中许多作品正是来自网络作家,自己写小说看起来也不再是一件特别遥远的事。不过小说究竟要怎么写呢?接下来给大家分享关于“如何写小说”的书单。从小说家和创作者的角度,解读文学各种层面的奥妙之处,解密小说创作的独特体验和历程。

——小编:咖啡


网友“嘟嘟肚肚”分享最喜爱的小说书单:



作者: [法] 鲍里斯·维昂

  

  本书是法国天才作家鲍里斯·维昂的长篇小说,讲述了战后年代里两对青年情侣都死于贫困的悲剧,前一对情侣高兰和克洛埃相爱,不料克洛埃新婚后不久得了不治之症——胸部长了一朵“睡莲”。后一对希克和阿丽丝本来就过着清贫的生活,后又因希克盲目购置、收藏书籍而沦于破产。希克因逃税被捕,阿丽丝愤而纵火烧毁书店,自己也葬身火海,有情人终难成眷属。这是一部纯粹至极的爱情小说,是对青春与纯真的一次缅怀与肯定。




作者: [清] 曹雪芹 著 / 高鹗 续


  《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长篇小说。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主线,以四大家族的荣辱兴衰为背景,描绘出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的方方面面,以及封建下新兴资本主义思想的萌动。结构宏大、情节委婉、细节精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声口毕现,堪称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




作者: [法] 阿尔贝·加缪


  《局外人》是加缪小说的成名作和代表作之一,堪称20世纪整个西方文坛最具有划时代意义最著名小说之一,“局外人”也由此成为整个西方文学-哲学中最经典的人物形象和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




作者: 罗贯中


  《三国演义》是根据三国时期的史实和民间传说创作而成的优秀历史小说。它的内容丰富多彩,为读者留下了深厚多而的认识价值。故事远起汉灵帝年间刘、关、张桃园结义,描述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近百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众多的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作者: 艾米莉·勃朗特


  《呼啸山庄》通过三十多年的时间跨度,叙述了恩肖和林敦两家两代人的感情纠葛这样一个错综复杂、惊心动魄的故事。《呼啸山庄》不仅结构奇巧,手法独特,而且在细节的描写和语言的运用上,也有其独到之处。不管是景色、器物还是人物外表,描写都极为鲜明精细,如对两个庄园周围的自然景色和内部的家具布置的描写等,就连故事情节的年月日,也都非常确切严密,甚至可以列出一张精确的年代表。




作者: [法]福楼拜


  本书是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福楼拜的代表作。这部在法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长篇小说,通过外省农村少女爱玛在修道院受到与自己出身完全不相称的贵族教育后,又受到消极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而在嫁给平庸无能的乡村医生包法利做续弦后由失望逐步陷入堕落的泥潭,最后在高利贷逼迫下服毒自尽的悲剧,深刻地揭露了法国19世纪中叶恶浊的社会现实,被公认为巴尔扎克之后法国第一部杰作。




作者: [日] 伊坂幸太郎


  伊坂幸太郎,1971年出生于日本千叶县,东北大学法学部毕业。2008年作品《金色梦乡》荣获2008年日本书店大赏。本书原获直木奖提名但遭伊坂幸太郎婉拒,造成日本文坛一片哗然。




作者: 三毛


  三毛作品中最脍炙人口当属《撒哈拉的故事》,本书由十几篇精彩动人的文章结合而成,其中《沙漠中的饭店》,是三毛适应荒凉单调的沙漠生活后,重新拾笔的第一篇文章,从此之后,三毛便写出一系列以沙漠为背景的故事,倾倒了全世界的华文读者。




作者: [阿根廷] 埃内斯托•萨瓦托


  (是这一本吗?)埃内斯托•萨瓦托(1911-2011),阿根廷著名作家,二十世纪拉美文学先驱。一九四八年,萨瓦托出版了他的第一部小说《隧道》,这部小说细腻地描述了人物的心理活动,开创了拉美小说的一个新的方向,一个新的文学流派。小说一出版就立刻受到评论界和读者的诸多赞誉,这部小说被译成多国文字,并由莱昂•克莫夫斯基搬上银幕。




作者: (日)夏目漱石


  本书是日本文学大师夏目漱石的代表作,一向被奉为世界名著之一。小说通过猫的视觉观察明治维新后的日本社会,以幽默辛辣的语言,嘲笑和鞭挞了人类固有的弱点和金钱世界的社会时弊,还大量引用了古今东西哲人达士的名言,处处闪射着机智和文采,喜笑怒骂皆成文章。作品语言则典俚合炉,雅俗共赏,读来令人在笑声中抑制不住惊叹。


写小说需要什么前提?天赋,努力,还是灵感?创作没有捷径,也没有确切的方法,但是写作是可学的。这里选取的这九本书,从小说家和创作者的角度,解读文学各种层面的奥妙之处,解密小说创作的独特体验和历程。或许会对你的写作有所启示。[来自:新浪读书]



作者: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文学讲稿》用于了解纳博科夫的艺术观。不同于他的文学创作,在这部《文学讲稿》中,纳博科夫以简洁明晰的语言、深入浅出的方式,明确地表达了他对所讨论作品的看法。可以说,观点鲜明、独到是这部《文学讲稿》的一个特点。《文学讲稿》的另一个特点,是从本文出发,从分析作品的语言、结构、文体等创作手段入手,抓住要点,具体分析,充分突出了作品的艺术性,点明了作品在艺术上成功的原因。《文学讲稿》还有一个特点,即较多地引用了作品的原文。这一方面保留了此书原为课堂讲稿的本色,另一方面也具体说明了作者的见解是如何形成的。饶有意味的是,经过纳博科夫的讲解,作品中那些原来并未显示出深长意味和特殊价值的文字,就像突然暴露在阳光之下的珍珠,骤然发出绚丽的光彩。




作者: 余华


  《我能否相信自己:余华随笔集》收入余华的二十三篇阅读和音乐随笔,他从读者和听者的角度对大师们的经典作品进行独特的解读,既痴迷、激越,又保持冷静的思索。“音乐的叙述和文学的叙述有时候是如此的相似,它们都暗示了时间的衰老和时间的新生,暗示了空间的瞬息万变;它们都经历了段落的开始,情感的跌宕起伏,高潮的推出和结束时的回响……




作者: [捷克] 米兰·昆德拉


  我并不擅长理论。以下思考是作为实践者而进行的。每位小说家的作品都隐含着作者对小说历史的理解,以及作者关于“小说究竟是什么”的想法。在此,我陈述了我小说中固有的、我自己关于小说的想法。小说家一旦扮演公众人物的角色,就使他的作品处于危险的境地,因为它可能被视为他的行为、他的宣言、他采取的立场的附庸。




作者: [秘]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全书由十二封信的形式组成。除作为“附言”的末信外,第一二封信谈的都是些“大道理”,第三至第十一封信则具体探讨(长篇)小说的语言、风格、空间、时间、视角等等叙事形式和技巧问题。从纯粹实用的角度来看,写作者主要关心的恐怕都会是后者涉及的那些具体问题。确实,略萨在这本书的大部分篇幅里都在努力探讨写作中的具体问题,他是在用自己的文学经验和理论素养指导年轻作家掌握写作的技巧和克服文学的障碍。




作者: E.M.福斯特


  E.M.福斯特(1879~1970是20世纪英国著名的作家,其作品包括六部小说,两集短篇小说集,几部传记和一些评论文章。他的长篇小说几乎都是反映英国中上层阶级的精神贫困,在每部作品中主人公都试图通过挣脱社会与习俗的约束来求得个人解放。福斯特的作品语风清新淡雅,虽然人物的个性很容易被把握,但命运安排往往令人不可预测却又铺叙自然。八十年代以来《印度之行》、《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天使不敢驻足的地方》、《莫利斯》和《霍华德庄园》都被成功地搬上银幕,使福斯特的作品得到了更为广泛的流传。虽然这些作品反映的都是二十世纪初英国的社会状况,但其间表达的自由、平等与人道的精神对正在走入二十一世纪的人类社会仍有实际的借鉴意义。




作者: (意)伊塔洛·卡尔维诺


  卡尔维诺从三个方位写这本书:作家、读者、批评家。就其观点的成熟度而言,他这时已来到生命的最后期。作为作家他有特别的阅读需要,作为读者他有极大的好奇心和胃口,作为批评家他有独特的眼光和行文。三者结合起来使他写出这本高密度的小书:几万字即能纵横古今世界文学,梳理一条条綫索, 把不同倾向不同风格的作家一串串连接起来,使我们在文学的迷宫中豁然开朗,眼前一亮。




作者: [土耳其] 奥尔罕·帕慕克


  2009年,奥尔罕•帕慕克应邀在哈佛大学做了六场演说,即著名的诺顿演说,此为结集。帕慕克说,在完成《纯真博物馆》之后,他觉得自己在做了三十五年小说家之后,好像回到了原点,他也意识到,这原点并不是他的出发点(这也是许多人的共识)。他慢慢地在心中有了一个他所经历的文学旅程的意象,他觉得是时候谈谈了。“我希望谈论我的小说创作旅程,沿途经过的站点,学习过的小说艺术和小说形式,它们加于我的限制,我对它们的抗争和依恋。同时,我希望我的讲座成为小说艺术的论文或沉思,而不是沿着记忆的巷道走一趟或者讨论我个人的发展。”




作者: (意)安贝托·艾柯


  《一位年轻小说家的自白》由安贝托•艾柯在美国埃默里大学所作现代文学讲座的四篇演讲稿汇集而成。1980年,艾柯出版第一部小说《玫瑰之名》已年近五十,如今他年逾古稀,在这些“自白”中回忆作为一名学者的职业生涯,以及作为一位小说家的最近的工作,并探索二者富有成效的关系。




作者: [英] 詹姆斯·伍德


  秉承E.M.福斯特《小说面面观》和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的传统,《小说机杼》是一部研究小说魔力的神奇之作——分析其主要元素,颂扬其持久动力。书中对我们这个时代最显著、最时髦的批判深入到了讲故事时的机械设定,由此提出一些基本的问题:当我们说”认识”某个虚构的人物时,这 意味着什么?生动的细节由什么构成?何谓成功的隐喻?现实主义是现实的吗?为什么有些文学惯例变得过时,而另一些却保持活力?


  中图网微信平台欢迎广大网友投稿!

  稿件内容:读书、观影、赏乐、情感、生活、励志、职场、亲子、旅行、美食、时尚等各类原创文章。

  投稿邮箱:281778015@qq.com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网络小说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