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文艺】长篇连载历史军事题材小说《西汉开国》之二十六

2023-05-10 14:56:27

陕西法帮网sxfabang 

关注微信号每天收听我们的消息

陕西法帮网为您推送各种法律知识


   编者的话

  律师朋友刘杰与汤迪军一起,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西汉开国》,已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出版发行。可喜可贺可赞!

  该书重点记叙了大秦帝国灭亡后,群雄并起、西汉王朝建立之初的一段既腥风血雨、又充满智慧的辉煌历史。作者从这一时期到汉武帝刘彻即位70余年间众多的历史素材中,挑选精彩的篇章编著在一起,且特别记载了该时期流传的成语、名句、谚语和历史遗迹,值得一看。

  本网征得刘杰和汤迪军先生同意,自即日起连载《西汉开国》,希望对众网友有所裨益。

  该书16开,26印张,40万字,定价58元。欲购买者可与刘杰本人联系,电话18966727148。

  第二章 楚汉战争

  一 知人善任,萧何月夜追韩信

  刘邦率部在南郑驻扎下来以后,便开始着手整编队伍。因为除刘邦自己带的三万余人外,还不断地有慕名投靠过来的几支队伍,约三四万人。这样一来,刘邦的队伍一下子就有七八万人了,已经不算是个小数目了。既然自己是汉王,这支队伍也一定要有模有样,再不能像当年起家时的流寇样子了,于是刘邦决定对队伍进行整编,并加以训练。

  尽管刘邦手下不少将领对项羽封王的安排满腹牢骚,心存不满,但事已至此,说多了也没用,也只好先将就着驻扎下来再说。好在汉中盆地土地肥沃、民风淳朴、气温适宜、物产丰富,也算是给了众人一些宽慰吧。

  队伍整编进展得比较顺利,刘邦多方听取部将的意见,合理安排西进以来的有功人员,大家基本上满意。这期间萧何为刘邦出了不少主意,对稳定军心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自张良离开后,萧何在刘邦眼中已是一位得力助手和信得过的高参了。

  萧何本来跟刘邦就是老乡,从沛县起就一直在帮助他,所以刘邦对萧何非常欣赏。尽管刘邦对萧何十分信任,但萧何并未因此而趾高气扬,他为人平和公道,做事认真细致,处理问题精明谨慎,不事张扬。刘邦正是看上了萧何的人品、能力和才干,才委任他为丞相的。

  萧何也不辱使命,担任丞相以后工作更加勤勉。一方面日理万机,安排七八万人的食宿和队伍的整训;一方面了解军情,捕捉信息。

  有一天,萧何听到了一个名叫韩信的人,经过仔细打听,他对韩信产生了兴趣。

  韩信是淮阴(今江苏省淮阴市西南)人,虽出身贫寒,却读过一些书,因此而自命不凡。他长大后不愿做工务农,又不经商,整日穿件破旧长衫,腰佩宝剑在淮阴城内游荡,谁也搞不清他在想什么,要干什么。一天,淮阴屠户中一帮子恶少拦住了韩信,其中为首的一个叫牛二的人对他说:“你到底是干什么的,每天佩剑在大街上走来走去。我看你只是个胆小鬼!”韩信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没有说话。可是那帮恶少在旁边起哄,让牛二揍他。见自己一方人多势众,牛二这下更来劲了,他指着韩信吼道:“你不服气,有种就拔剑过来刺我一剑!”韩信冷冷地看着牛二,准备离去,牛二不依不饶:“你走不得,有胆刺我一剑,没胆就从我的胯下钻过去!”

  韩信用手使劲地握了握剑柄,望着牛二,一言不发。牛二从韩信的眼中没有看到丝毫的胆怯,却感受到了目光的阴冷。他似乎也意识到自己的做法有些过分了,一旦韩信发怒,后果不知是个什么样子。身旁恶少的起哄声,给他壮了胆,他也死死地盯着韩信。这时韩信突然俯下身子,从牛二的胯下爬了过去。牛二几乎傻了,这个便宜来得如此轻松,让他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他当时猜测,韩信会一拳伸过来打在他脸上,然后双方开始拼死的较量,谁知这个胆小鬼竟真的从自己的胯下钻了过去。那帮恶少一阵子欢呼,牛二回过头来看,只见韩信直起身子,拍拍衣衫上的灰土头也不回地走了。

  就这么一个人,怎么能引起萧何的注意呢?

  原来向萧何举荐韩信的人是滕公夏侯婴。夏侯婴告诉萧何,他发现韩信与众不同。韩信从项羽营中投靠到刘邦营中并没有得到重用,只让他当了一个小小的连敖(管粮仓的官)。为此韩信整日沉默寡言,郁郁寡欢。人在郁闷中,容易走极端,不久韩信犯事了。原来刘邦的队伍刚到汉中,军心不稳,虽然生活倒是可以,但军中思乡之情极浓。同韩信一起来投靠刘邦的十多个士兵,见到韩信没有得到重用,心中不服,鼓动他一起离开刘邦,韩信也就答应了。趁一天月黑风高,他们十四人一起逃走,不想没跑多远就被捉了回来。

  经审查,这些人都是因为不满意刘邦的安排,所以要逃走。夏侯婴是主审官,事实十分清楚,为了整肃军纪,防止其他人效仿,给他们十四人判了极刑。当刽子手的大刀举起准备砍下韩信的脑袋时,韩信鼓足力气大声吼道:“汉王不想得天下了吗?为何残杀壮士!”夏侯婴一听,吃惊不小,此人出言如此狂妄,定有原因。他忙命刽子手住手,亲自给韩信松了绑,扶他起来,与自己一起进帐。经过与韩信一番谈话,夏侯婴发现面前的这个年轻人果然不是一般人。他谈吐自然,底气十足,对当下的形势判断准确,思路缜密。夏侯婴暗暗庆幸,幸亏没有杀了他,此人说不定正是汉王求之不得的人才,他连忙带着韩信到了萧何的府上。

  萧何见韩信生得仪表堂堂,浑身透着英豪之气,打心眼里喜欢。两人交谈后,萧何更加欣赏韩信,他意识到眼前这个人必将为汉王打江山做出卓越贡献。

  言谈之中,萧何知道了韩信逃跑的原因,宽慰他道,汉王那里由他去说,一定为韩信谋到一个可心的职位。

  谁知刘邦听到萧何推荐,并不以为然,但碍于面子,还是答应给韩信一个治粟都尉(军队高级将领)的职位,这就算是给足了萧何面子。萧何还想说什么,刘邦已经有些不耐烦地摆了摆手,他只好作罢。

  治粟都尉主管军中粮草,级别不低,权力不小,唯一的缺憾是不能率兵打仗。但是尽管如此,也比下级军官的地位高了许多。在和平时期,一下子从下级军官提升到高级军官,也算是刘邦看着萧何的面子破例任命吧。但韩信对此并不显得高兴,萧何只好劝慰他,以后慢慢来。其实在萧何心目中,韩信的地位也算不低了,毕竟他们相互间只进行过几次交谈,至于韩信的能力到底有多强他也说不准,贸然把军队的指挥权全部交给他,自己心中也没底,再说刘邦那边也不会同意,军营中有多少随刘邦南征北战的将领,怎么轮也轮不到他韩信。

  萧何是一个谨慎细密的人,当他发现韩信的确是对治粟都尉这个职务不满意的时候,在心中暗暗庆幸。这个年轻将领的确不是一般的人,他对这一职位不满,恰恰说明他志向高远,胸怀广大。放在一般人身上,这样的破格提拔,早就高兴得要晕过去了。

  此后,萧何就更加留意观察韩信了。

  事实证明,韩信的才能果然超人,自从担任治粟都尉以后,他无论在人员管理、制度设置和粮草分配上都做得十分得体。没用多长时间,军队中原来粮草分配的乱象一下子得到改观。萧何也实实在在地感觉到自己肩上的担子轻了许多,他对韩信的信任又多了几分。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两三个月就过去了,汉王刘邦及部将就像一群困在笼中的野兽,尽管吃喝无忧,但心中烦躁。什么时候能走出深山,进军关中和中原,成了每个人内心的强烈期盼。

  又一场大规模的逃离行动开始了,军中不少中、下级的将领率部逃离。他们多半不满意刘邦的按兵不动,此刻,家乡父老的召唤力已远远地超越了军队严酷惩罚的威力。面对这种现状,刘邦也无可奈何,他想不出冲出群山挺进关中的办法,因为关中有项羽分封的三员秦国降将在那儿镇守着。

  正在这时,刘邦又得到一个坏消息,那个叫韩信的治粟都尉又逃跑了,非但韩信,就连丞相萧何也跑了。这回刘邦可气坏了,他恨不得马上派人把那两人抓来杀掉。

  韩信这次出逃,吸取了上次的教训,不是与人结队逃离,而是单人单骑出逃。自担任治粟都尉以来,他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把军队的后勤工作做得井井有条,但这些成果在汉王那里没有得到应有的奖赏,似乎这一切都是应该的。丞相萧何倒是挺上心,几次到汉王那里为自己请功,甚至再次提出了提拔他的建议,却没有得到刘邦的认可。这一切使得韩信再次心灰意冷,感觉到汉王刘邦不是一位胸怀大志的人,同他共事不会有好的前程。与其在此混下去,不如到中原去另投一位明主,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所以这次他单枪匹马,悄然离开军营。

  萧何得到韩信出逃的消息后,大吃一惊,他顾不上更衣,立即骑上马向韩信出逃的方向追去。

  逃跑中的韩信,满肚子的委屈。想当年家境贫寒,常常寄人篱下。一段时间他投靠南昌亭亭长,几个月后,亭长夫人嫌弃他,常常趁他不在的时候全家就把饭吃了,等到韩信来吃饭,不是残汤剩羹,就是碗碟空空。不得已,韩信就常常饿着肚子到城外的河边转悠,看河边有位老大娘捶洗丝绵。到吃饭的时候,那位老大娘见韩信在一边看着,就招呼他过来一起吃。在以后的十多天里,老大娘只要见到韩信在河边转悠,就把带的饭分给他吃。韩信感动地说:“日后我要有机会,一定重重地报答您老人家的恩情。”老大娘生气地说:“我给你饭吃,难道是为了得到你的报答吗?我是看你一表人才,不忍心你挨饿。年轻人要有志气,干出一番事业,你出息了就是对我最好的报答!”

  如今老人的话犹在耳边,韩信不禁自责,自己到底算是出息了吗?他扪心自问,备感惭愧。

  月光下,一条大河拦住了去路。在韩信的印象中,这条骑马就可以涉过的寒溪河没有这么宽阔。他急忙沿着河岸寻找渡船,然而突然涨水的寒溪河边并不见渡船的影子,他焦急万分。

  突然,身后的小路上传来马蹄声,韩信吃了一惊,莫非又有追兵赶到。借着月光,他看到追来的只有一个人,那人远远地朝他挥手,不停地在喊:“韩将军留步,韩将军且慢走!”

  待那人走近来,韩信才认出他是丞相萧何。两人见面,感慨万分。

  萧何心里明白,此时说什么抱怨、责怪的话也没用。韩信更清楚此刻无论怎么解释也都无济于事,两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相拥而泣。韩信为萧何的真诚而泣,萧何为韩信的委屈而泣。

  少顷,萧何对韩信说道:“韩将军跟我回去吧,这次我再向汉王推举你。如还不能如愿,我情愿随韩将军一起解甲归田。”萧何的真诚再次感动了韩信,韩信无法拒绝。

  后人有诗云:“若非寒溪夜涨水,焉得汉室四百年。”说的正是这件事。

本文来源:陕西法帮网

本文作者:刘杰、汤迪军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更多详情回复‘帮助’二字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我和10W+中间就差你一次zhuan发

【微文艺】长篇连载历史军事题材小说《西汉开国》之十九


【微文艺】长篇连载历史军事题材小说《西汉开国》之二十


【微文艺】长篇连载历史军事题材小说《西汉开国》之二十一


【微文艺】长篇连载历史军事题材小说《西汉开国》之二十二


【微文艺】长篇连载历史军事题材小说《西汉开国》之二十三


【微文艺】长篇连载历史军事题材小说《西汉开国》之二十四


【微文艺】长篇连载历史军事题材小说《西汉开国》之二十五

      、谋求妥善解决“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援助需求”的社会工作者开设的专业性网站。它已在有关部门备案,宗旨是“关注民情,服务百姓,践行法治,善始善终”。

微信号:sxfabang

腾讯、新浪微博:@法帮服务

官方网站 ~www.sxfabang.com

特别推荐,官方有偿咨询群 
长按二维码就可以识别进入啦!

喜欢就转走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网络小说网中心